时届春节,各家各户都有写春联的习俗。人们以联语寄托禧庆之情,歌颂新的生活。
春联在过去亦叫“门时”,源于“桃符”。古时除夕,用两块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分挂门户两旁,表示避邪,故名桃符。五代时,开始在桃板上写一些吉祥祝祷的联语。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后蜀主孟昶所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桃板改用红纸,传说始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那年除夕传旨,要所有公卿士庶人家,户户挂春联。一时没有这么多桃板,于是就用红纸代替。年年如此,传流下来,过年时用红纸写春联贴在门上,就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了。
唐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