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林
螃蟹好吃,尽人皆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姓甚名谁,虽不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人不循旧习,是很有探索精神的。若无这位勇士的大胆尝试,后人也就不会将面目可憎的螃蟹列入美味佳肴之中了。
其实,世界上出现的任何新事物,小如发明绣花针,大至开创宇航史,都与第一个开拓者的努力分不开。
在中国的土地上,正在涌现出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改革,也就是破旧创新。在这股改革的潮流的面前,绝大多数同志的态度是明朗的,他们敢于突破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具有第一个吃蟹者的魄力和胆略。但是,也有个别单位、个别人,对改革的态度很成问题:或徘徊观望,或按兵不动,或强调“特殊”,甚至指桑骂槐。若说这些人从骨子里反对改革,那也未必。当改革之风初拂的时候,他们也曾谈打算、拟规划,表示过“欢迎”和“希望”,只是事到临头,又慌了手脚:工人能出能进,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还得了!这些“叶公”之所以怕“龙”,恐怕还是过惯了“太平”日子,思想上生了锈,手脚变懒了,压根儿也没有想到改革之风会吹得如此迅猛,一旦来“真格儿”的,他们便顿觉茫然。这种人虽属个别。但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需要对症下药,趁早帮助、教育。
还是回到“吃蟹”的话题上来,我想,如果第一个吃蟹者也象今天某些人一样,把“我”字顶在头上,考虑的是自己“吃蟹后中了毒怎么办”之类的问题,那末,即便是螃蟹爬到他嘴边,他也是不敢启齿的。看来,要做一个真正的改革促进派确非易事。首先得改掉自己思想上的毛病,然后才会产生革除社会弊端的勇气。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先生这句名言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