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有个大都督,名叫周瑜,他文武双全,才智过人,享有“外事不决问周瑜”的盛名。然而,当他与诸葛亮共谋破曹大计时,发现孔明的“见识胜吾十倍”,便“心怀妒忌”,想方设法加害孔明。幸亏诸葛亮多谋善断,一一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在“三气”之下,周瑜一命呜呼。临终时周瑜还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如果周瑜能有容才之量,心胸开阔,“既生瑜,也生亮”,并同心合力,那么,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周瑜视“才超于己”的孔明为仇敌,不共戴天,不仅险毁了破曹事业,还断送了自己年仅三十六岁,的宝贵生命,岂不可惜!
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还有些领导同志也像当年周都督那样嫉贤妒能,见才思“挤”。他们生怕有真才实学或“才超于己”的人得到合理的安排使用后,会使自己相形见绌,因而不惜处处阻挠、埋没,想方设法贬低、压抑、打击。对在工作、业务、技术上卓有成绩的人,蓄意不让他们冒尖,企图维持“此处无大树,蒿草便为尊”的局面。这种心理状态和思想境界,同当今的时代精神和党的十二大路线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有容人纳才的宽宏度量,有“既生瑜,也生亮”的开阔胸怀,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四化大业广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