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 丕来 祖石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小小说如雨后春笋,五色纷呈于我国的文坛。
如何写好小小说?我们认为应当在把握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深一步探索小小说创作的特殊规律,从而提出有益的思想艺术指导,才能使这朵精美莹洁的小花,放出异彩。
顾名思义,小小说既然是小说,它自然应该归属于小说这一大的范畴之中,因此它必须遵循小说创作形象化、典型化的根本规律;之所以叫它“小”,是因为它不同于长、中、短篇,而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突出的就是:短、小、精。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
从篇幅上看,它距长篇远,离短篇近。如果说短篇小说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纵剖面,而小小说截取的生活面可以更短、更小,可以是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是片断中的一个场面、一个冲突、一个瞬间。这就要求作者对生活进行高度地概括和浓缩,在情节、结构上不能太“繁”,不能多线条并进,而应力求其单纯和精巧。但作品的思想意义却不能因此就可以“小”而“浅”,必须是以小见大,把描写的焦距集中于一点,从而折射出现实生活深、广的社会内蕴和某些本质方面。
小小说也要塑造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物形象,但从小小说“短”、“小”这一特点出发,在人物性格刻划上,大可不必苛求其性格的发展或性格的多侧面。只要写出人物的独特个性,或是写出人物具有独特个性因素的一个侧影,揭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能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品格、气质、命运的联想,有一定的审美、认识价值,使读者受到感染,起到教育作用即可。
基于微型小说的这些特点,在创作中它要求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构思要精,角度要新、要巧。在情节、结构的安排和组合上,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处理好疏密、虚实、浓淡的关系,既简要不繁,又不单调简单。尽力作到情节的单纯性与结构多样化的统一和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完整。
小小说短小精悍、反映现实迅速的特点,极其适应当时新时期高昂激越的生活节奏,能及时地反映瞬息万变的火热生活。既便于作家的写作、初学者练笔,又方便读者阅读。从这一意义上讲,小小说确实大有作为,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