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岁的胡成同志,是西安东站货物检查员,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九七九年小胡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览》,从那时起,他就把绝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了古币收集工作。
几年来,他利用节假日,游览了关中地区的各个名胜古迹。平时,他处处留心,从竹帘上的挂勾到女孩子踢的鸡毛毽,从老太太的“百宝箱”到吹糖人的废铜筐,只要发现有古铜钱,就千方百计与有关人联系,有时不惜花高价去买。为了考查一枚古币的真伪、年代和价值,他还购买和阅读了有关的古籍,有时整天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心血,使胡成不仅收集到四百多种不同朝代、年号的古币,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他说,当我看到两晋南北朝种类繁杂、质地粗陋的古币,眼前犹如出现当时田园零落、国土分裂的惨景;看到“靖康通宝”,耳边便响起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首慷慨悲昂的千古绝唱。……在集币申,这位普通的铁路工人受到了祖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的眼界开阔了,头脑也更充实了。
(苏瑞 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