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原来只称“诗”,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有了《诗经》这个名称。《诗经》的编定者是周代的乐官或乐工,孔子删诗的说法不足为据。
在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诸侯国的音乐,共有十五“国风”,如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的“风”称为“豳风”;“雅”是“正”的意思,政有大小,所以“雅”有“大雅”、“小雅”之分;“颂”是周代贵族祭祀时的乐歌。“国风”和“小雅”中保存了大量的民歌。在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好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今传《诗经》相传是汉代的毛亨和毛苌传的,故称《毛诗》。为《诗经》作注疏的学者很多;汉郑玄的《毛诗笺》、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郭沫若、余冠英有《诗经选译》。
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