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有感于烛光精神

——同秦兆阳的接触中想到的

2023年08月11日

司马兰

前些时候,我有幸和《当代》主编、著名作家秦兆阳,作了一次愉快的叙谈。

秦兆阳是位成就卓著的老作家,也是革命队伍里的一位老同志。有人说,他是个文艺理论家。其实,他差不多大半生都在默默无闻地从事着“为他人作嫁”的编辑工作。同他共过事的人都晓得,看稿、为别人加工修改文稿,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他在《人民文学》担任编辑工作的那段时间,曾有人发现,他常常在同志们下班以后,自己留在办公室,从字纸篓子里翻弄出波揉搓成面团儿似的废稿,一篇篇展平、细读、推敲,由于这种无私的行动,究竟有多少无名的作者免遭弃婴的危运,至今不为人知,因为当事者始终对此只字不谈。所以,人们公允地称他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编辑”。如果说这种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话,那么,说他是成就卓著的作家、理论家,同样并非言过其实。在他一生的创造性劳动中,奉献给渎者近四百余篇(部)、五百来万字的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但殊不知这些篇章,几乎无一不是他挤掉了休息和睡眠时间的业余之作。除此而外,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用在看稿、改稿上。他字斟句酌,一个标点,一个字也极少轻忽。可想而知,为了文学青年的成长,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一批批文学青年,伴随着他们的新作此起彼伏地涌现于文坛,那跃动着生命丰采的新作之中,哪一篇不浸透着编者的无私汗水。一个文学新人的出现,意味着新的艺术生命之树将带来果实累累的金秋;但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编者的出现,却予示着无数新的艺术生命之树将蔚然成林。我敬仰作家,因为他以高尚的情操去激励净化读者的心灵;但我更爱编辑——这艺术新婴的接生者,他们用自己无私的生命烛火点燃了作家的人生。

上篇:我国最早的田园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3/7/198307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3-07/15/0283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