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识才爱才的明白人

——记榆林地区毛纺厂党委书记郭茂升

2023年08月11日

一九七九年六月,搞了三十年工业的郭茂升,来到榆林地区最大的的企业——毛纺厂上任。

他走遍所有的车间、科室,以一个老企业家的眼光,审视了这个陌生的单位:产品二十年一贯制;六十年代纺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搞行政工作,有的搞一般工人的工作……知识受到了无知的践踏。这位打游击出身、吃尽了没有知识苦头的工农干部,深感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他组织了六个三结合攻关小组,由大学生当家。七〇年天津纺织工学院毕业的赵玉成,主持国毛生产18.5纯毛毛线的项目。当攻关进入高潮的时候,却为加工一种名叫叫木罗拉的零件卡了壳。老书记知道后,立即召集设备科、维修车间的同志做动员,亲自组织力量,五百六十个零件一天就赶出来了,国毛生产185纯毛毛线的难关攻克了。八一年这种产品被评为省毛纺系统优质产品,他们在全国性的专业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纺织部的表扬。

难关攻克了,五名大学生担任了科室、车间负责人。老书记积极向组织举荐赵玉成。担任了地区羊毛衫厂副厂长。

徐峰工程师是六八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毕业的大学生,老郭来厂后把他从办公室调到技术科负责。老书记在车间发现什么问题,总是有意让徐峰去解决,然后又去检查解决的结果。属于工人操作上的问题,就出主意让徐峰召集会议,他又去“助威”。出了问题,老书记主动承担责任。八〇年春,呢子因技术问题发生卷边,徐峰被扣除了当月奖金和百分之十五的工资,一时情绪低落,觉得没脸见人。老郭知道后,和厂长一起在职工大会上主动承担了责任,做了检查,自愿扣除了当月奖金。在老书记的精心培养下,徐峰现在担任了毛纺厂副厂长。

记者在结束采访的时候,榆林毛纺厂领导班子已排出新阵容:两位六十年代纺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主攻手”,三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书记甘当“二传手”。

本报特约记者 尚万明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3-07/22/0284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