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李耕书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韶华逝去,不再复返。有志青年理应惜时如金,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努力为四化挥洒热汗。有的青年人,特别是端上了“铁饭碗”的青年却不这样想、这样做。他们说:来日方长,何必尽给自己加码呢?不趁年青时候轻轻松松,痛痛快快地玩乐个够,啥时才玩乐?因此,他们学习和工作起来总是懒懒散散,一玩起来,却没死没活。
说起“来日之短长”,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一个人如果从二十岁开始工作到六十岁退休的话,在正常情况下能工作四十年。但在四十年中,除去节假日而实际工作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以每天八小时计算,加起来只不不过十一年多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来日方长,而是来日方短。我们的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算过另一笔帐,他说:“每天干十六小时的人,他的生命就比千八小时的人长一倍。”这笔帐算得真好。我们为什么又不争取让自己的生命再增长一倍呢!
人生于世,绝不可浑浑噩噩的苟活一辈子。人生的意义在于进取,在于创造,在于给人类多做贡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辈人之所以能得到今天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工作、学习和玩乐的条件,那还不是我们的先辈们流血流汗、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所创建出的吗?我们理所当然地也该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为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玩乐的条件而不断追求。张海迪同志说得好:“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愿我们都成为一颗流星,给祖国大地处处流金泻彩,把人民共和国装点得更加璀璨和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