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十一日晚,洪水淹没了安康老城,安康建筑段干部郭长录的妻子忙抱起不满月的婴儿,跑出家门,就在一股二米多高的恶浪冲来之前,她把孩子交给了一位陌生的同志,连话都来不及说,就被洪水卷走了。
抱孩子的是安康铁路机务段工人王长生,他下午进城帮助搬家,遇到了洪水。他抱着孩子被浪头推到了街边一家商店门口的台阶上。洪水打着旋上涨,会水的王长生只要浮水高攀,就可脱离险境,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把婴儿举过头,冲进商店。这时,强大的水流已经破门而入,他虽然登上二楼,但仍没脱离危险。黑暗中,王长生对身边另一位同志说:“我们虽不认识,但今天不管谁活下来,都要设法把这个孩子带出去……”说完,两人跳上柜台,砸开窗户,锋利的玻璃碴,划破了脚、腿、腰,但他们全然不顾,用力敲开窗户,把婴儿托出楼外,高声呼救。
喊声划破夜空,传到旁边一栋四层大楼里,避难的人们迅速扯下几根电视天线,拧在一起,投了下来。王长生让难友踩着肩头扒上窗沿,把婴儿紧紧系在线头上,慢慢吊上了楼。
恰巧,婴儿的爸爸、爷爷、奶奶,也在楼顶。见了孩子,他们悲喜交集。连声道谢。安康地区轻纺局职工吴志义、姚开明,巴山机械厂工人周明建、安康柴油机厂工人张宗保等人,用电视天线吊上六块床板,在楼顶搭成一个“人”字小篷,给婴儿遮风,来安康休假的西安铁路局一位青年工人,冒着危险摸黑从进水的三楼里找出半杯凉开水,一勺勺喂到婴儿嘴里;夜深了,人们主动把平台中央的一块地方让给婴儿一家,大伙围住他们抵御风寒。
八月二日夜晚,县城的水退了,婴儿被安全转移到了新城的一家印刷厂。水电三局工人安江华,淌着齐腰深的积水,给孩子送来一包衣物,一位大嫂只要听到婴儿的哭声,就放下自己三个多月的婴儿给他喂奶;为了让婴儿避开传染病,地区行署周副专员亲自派车,送来了党的温暖……
三天里,这个小小的生命,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他的安然无恙,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颂歌。 (曾祥志 张秦)
驰张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