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八月二十六日下午,本报邀请我省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一起座谈了《邓小平文选》中的《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化作出优异贡献》一文(下简称《致词》)。与会同志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工作实际,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这篇致词,精辟地论述了中国经济振兴和工人运动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工人阶级新的历史使命,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工人运动的方向,是我们在工会工作中实现拨乱反正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工会工作和企业工作的重要保证。
工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成为替工人说话、办事的群众组织
西安市总工会主席施启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三十多年来工会历史上三上三下的局面。他说:过去由于“左”的路线的干扰,错误地批判了所谓“工团主义”、“向党闹独立”、“福利工会”等,使工会组织的工作受到了损失,使工会丧失了必要的群众性。工会工作开始“行政化”,工会干部无所适从,工人群众觉得工会可有可无。我们深切地感到,《致词》中强调指出的,无论做好哪一项工作,工会组织都必须密切地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三中全会以后,批判了极左路线,西安市总工会开始注意贯彻小平同志在《致词》中的指示,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替工人群众说话办事,工会工作开始出现新局面。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了职工劳保大检查,为劳动模范进行了体检,还准备扩大工疗的床位。这些措施,都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密切了工会和职工的联系。我们还号召全市五万四千名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今后每年为职工扎扎实实办一件好事。在落实小平同志《致词》中为工人说话、办事指示的过程中,有不少基层工会已经取得一些可喜成绩。西安市平绒厂工会把“替工人群众办事”的工作落到实处,给全厂九百多名职工建立了“难事帐”,哪家住房困难,经济拮据,有病人需要照顾,子女工作问题没有解决等等,他们都做到心中有数,尽力给予帮助。群众和厂工会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许多工人调动或退休时,都要到工会办公室坐一坐,话别叙旧,依依不舍。工会干部看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成绩,工会真正成了“工人之家”,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感到工会工作更有奔头了。
西安市莲湖区运输公司工会干部鲁洪斌说:邓小平同志在《致词》中指出:为了实现四化,我国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工会组织一定要“积极协助各企业顺利地实现这些改革”。这就向工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公司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搞经营承包,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暂时混乱。由于实现自由结合,结果把某些老弱病残“结合”掉了,无人愿意和他们“搭组”。我们想,中央政策是奖勤治懒,而对于这些老弱病残,工会组织应当设法帮助。这一工作做好了,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改革。于是我们便在运输业务之外,组织了多种经营,开办商业服务点,搞汽车修理,让这部分职工都能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些同志感动地说:工会到底是咱们的组织,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我们,和我们心贴心。(下转第二版)
省建八公司一处一队党支部组织干部工人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 胡迪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