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化工机械厂青年车工赵志忠,三年干完了六年多的活,现已跨入一九八六年下半年了。难怪同志们称赞他是“敢于和时间较量的人”。
小赵来自农村,进厂时只有十七岁。他看到车床上每分钟一千多转的卡盘呼呼叫,一两分钟就车出一锃个亮的零件,觉得工业生产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时间就是产品。时间观念的改变,使小赵的日常生活节奏加快了。每天一上班,他只要往车床旁一站,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一次,飞溅的铁屑把他的眉骨处割了一道一寸长的口子,鲜血直流。医生给他开了两周病假,可是,他一天未休,一直坚持上班。多年来小赵就是这样忘我地工作,使他先后掌握了好几种车床和镗床的操作技能,成了车间的多面手。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刻苦钻研,搞成了双头机械夹固式车刀,提高工效十一倍。近年来,他还深钻了机械加工和切削技,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被宝鸡市刀具技术协会吸收为会员。
赵志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优异成绩,先后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省技术革新先进标兵引省劳模。今年一至六月,他先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出席了省、市召开的各种会议,但是,他仍然超额百分之七十完成了上半年任务。这位年轻人瘦瘦的身躯里,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惊人的热能?我们翻开他的日记,终于找到了答案:时间对于谁都一样公平,我要和时间赛跑,在有限的一生中,为四化大业多做贡献!
(李桂堂 王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