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仪表厂 李沛玉
曾听人讲,写工业题材之难如同画家画梅,画好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意情趣,画不好则干瘪皱巴,使人叹息摇头。
小说《他不立军令状》(本报去年十月六日)的作者,看来是深懂其道,深明其理的。因而避开了“写啥都一窝风”的“旋涡”深怀立意要新的激情,撷取了生活中一朵浪花:主人公要去治理两个“烂得几乎一个样”的工厂。临行都是一句老话:“试试可以,确实不敢赶时髦,立军令状。”这是否没有改革的勇气呢?不,“依靠群众,这一点倒可以立个军令状。”这正道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荡漾着改革春风的四化建设事业,既需要善于大刀阔斧开创新局面的豪情壮志,更需要那种脚踏实地,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实干精!作者笔下的王大刚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小说情节铺排得当,言尽意未尽,无异是一曲优美动人的献给求实者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