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副总理李鹏今年六月搬到中南海办公后,邓颖超同志曾嘱咐他:“不要骄傲,不要脱离群众。”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参加过一九二七年的“八一”南昌暴动,任起义主力部队二十五师党代表,一九三一年任广东省军委书记时被反动当局逮捕遇难,时年仅二十八岁。李鹏的母亲赵君陶是革命先烈赵世炎的胞妹,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九三一年,李鹏十一岁时,邓颖超把他从国民党统治区接到延安,从此,他就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大家庭里茁壮成长。他读完中学和中专后,还在党办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过。之后,他先后担任过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和党支部书记。一九四八年,他去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担任过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一九五五年回国后,历任发电厂厂长、总工程师、局长、电力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李鹏提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领导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作风。他自己带头,身体力行。他搬到中南海办公以来,除了在京参加必要的会议和会见外宾,把大部分时间用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李鹏是电力专家,专业水平较高,可是他说:“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人的知识也必须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持之以恒。”他喜欢看书,他本来通晓俄语,从一九七三年起,又自学英语。由于建设核电站需要使用电子计算机,他便利用晚上时间,自学了计算机语言和编制程序的方法,并自己动手就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的建设造价、成本、利润、回收年限等问题,编制了计算程序的方法,核对了若干建设方案,使他在对核电站建设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能心中有数。 (摘自《瞭望》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