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推动下,许多被十年动乱耽误了的青年,都重新拿起书本,掀起了一个读书学习的热潮。但是,也有一些青年认为青春已误,再学也晚了。于是,一部分青年便常把“混”字挂在口头上。倘把十年动乱给青年们学习上带来的损失称之为“他误”的话,那么现在青年人如仍不抓紧学习,岂不成了“自误”?!
被耽误了的一代,现在开始学习真的晚了吗?非也!《说苑》这本书里讲了一个“秉烛而学”的故事,晋平公问师旷:“吾年已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答:“何不秉烛乎?”他接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晋平公年已七十,岌奋学习犹为未晚。我们正处在“日中之光”的青年一代,怎么能说学习晚了呢?高尔基说得好:“学习一永远不晚。”
除此以外,一部分青年另有一说,参加了工作,又有了家务,想学习也没有时间了!此种说法亦不能成立。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在日理万机中,还每天挤出点滴时间学习外语;文学先驱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雷锋同志学习上的“挤劲”也是我们的楷模。只要我们合理利用一天的时间,安排好学习计划,戒除无聊的闲扯和无益的嬉戏,那么,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他误”已经过去。我们青年人要抓紧时间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切莫再“自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