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安工务段和西安列车段为职工都这样说:“应该给芦双喜记个大功!”
去年十月六日这天,连阴雨在华山地区仍然继续着。芦双喜和工友刘福敏、兰海峰在班长高志有的带领下,身披雨衣,翻山越岭,跨沟爬坡,认真细心地对华山山体、护坡、沟槽逐处进行检查。当来到陇海线路962公里900米处南侧山体护坡时,发现有三条裂缝,四处护坡片石鼓出坎面,而且有泥水哗哗向外流出。这异常的变化,引起了他们高度的警惕。十六点,他们搭好简易观察棚后,芦双喜负责监视这里的险情变化。为了观察准确,小芦不顾雨水湿透衣服,四次爬上五十多米高的山头察看。
雨还在继续下着。十八点二十分,突然,有两块碗口大的石头飞下山来,落在小芦的跟前。“不好!这是山体塌方的预兆!”小芦立即向远处跑去。还未跑出几步,身后的大山象抽掉了支柱一样,轰轰隆隆塌了下来。霎时,紧靠山边八十多米长的陇海双线,被二千多方泥土沙石埋没。小芦多么想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向上级领导汇报啊,但是,段领导在一百多公里外的西安,这里没有电话可以联系。这时,从华山车站方向有道白光闪射过来,隐约还听得见火车轮的响声。“糟糕!这是从西安开往商邱的476次客车!”小芦急速迎着列车奔去,双臂高举,大喊着:“停车!停车!快停车——”虽然他被石头绊了一跤又一跤,但仍不断向列车发出紧急停车信号。
牵引476次客车的机车司机发现前方的紧急停车信号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仅距塌方地点400米处停住列车。司机和车长听到小芦报告的险情,激动地说:“再过半分钟,这趟列车和旅客的安全难以想象。多亏了你!”小芦眼望着客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是,他刚刚舒展的双眉又紧紧地锁在一起。原来,小芦想起按照列车运行图,476次列车应与北京开往西安的35次特快在960公早处会车。35次再过几分钟就要来了。小芦迅速向司机要来火炬、响墩等防护用品,与476次列车长一起拦截35次列车。后来,小芦想法给孟原车站运转室值班员报告了险情,值班员立即停发了晚点的35次列车,避免了35次特快闯入塌方险区。接着,小芦上了铁道,下了响墩,点亮了火炬……
(徐广才 赵保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