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营秦川机械厂,有二千多名女职工日夜奋战在各条生产线上,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获头等奖的姑娘
在二十二车间的一台刨床前,只见一个身材略高的女青年双眉紧锁,全神贯注地操纵着刨床。她叫宋爱云。会战前,她主动要求加工一批法兰盘的任务。这种产品要求工艺精度高,而且任务紧。为了早日完成这批任务,她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开动起机床,中午吃完饭又扑在了机床上,晚上,又加班到十二点以后。就这样,在整整十天的会战时间里,她竟超额九百多工时提前完完成了加工法兰盘的任务,获得了会战头等奖。不比奖金比贡献
在五十五车间,人们都交口称赞女青年胡小玲是一个不比奖金比贡献的好姑娘。
胡小玲担负的一种新产品的加工任务,劳动强度大,奖金又比其他工序少。有人说:“你干的那个活,小伙子也受不了,何况奖金又不多,还是找领导换个轻松的工作吧。”小胡却说:“我们干工作,眼睛不能只盯在奖金上,要比贡献不能比奖金啊。”她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刻苦学习技术,不到一年就达到了二级工的技术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现在平均每天超额完成当天班产定额的三倍以上的任务,产品良品率也达到了百分之百。善打硬仗的女子班
五十三车间煤气炉生产工序成立起了一个“女子班”。原来干吊车工的袁红巧毛遂自荐当了班长。带领女子班包了一台煤气炉。“女子班”成立起来以后,袁红巧和姐妹们暗暗鼓足了劲,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上下料时,二三十斤重的产品她们一天要搬近千个,遇到产品烫手,她们把两双手套叠在一起继续干。每上下完一次料,大伙都累得汗流夹背,但谁也不叫一声苦,出色完成了任务。
(张林鹏 奚丽芬吕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