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五十九天里,老林既当厂长,又当采购。他象一个超负荷运行的电机,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终于累得大口吐血。每逢这时,老林就悄悄找个角落吐完,在水龙头嗽嗽口,没事人一样地又去干活。
到了年底,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创产值十六万,获纯利近十万,一举还清了六万元的贷款,还给大队上缴利润两万七。这时,老林抚摸着满脸胡茬,舒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美,那么甜。
大刀阔斧搞改革
小小的日化厂办起来了,但它能否站稳脚跟,能否发展壮大,还需要花更大的气力。林蔚隆顶住了上下内外的种种压力,用企业家的目光、主人翁的精神和革命者的气魄,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一九八二年以来,他以厂长身份,与大队签订了“厂长牵头,集体承包”的合同,保证上缴剥润六万,超额部分按百分之二十提取奖金。他和大家商量行不行,大家回答,行。那么每个人都要压担子。他在对厂里工人采用了定额承包浮动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对供销实行了工资+补贴+推销额百分之二提成,一下子把,企业的前途与每个人的利益拴在了一起。大家鼓足干劲,引年底全面完成了合同,大队党支部兑现了合同。除上缴利润外,每人平均分到四千一百元奖金,老林一人分了七千五百元。他当即拿出三千元捐助幼儿园,剩下的全部留厂扩大再生产。
从严治厂,是林蔚隆的成功之道。建厂以来,他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对每个工种、每道工序都制订了岗位责任制,什么该奖,什么该罚,一丝不苟。就拿按时上班这条来说,初开始,一些人就是做不到。有个人迟到了几分钟,老林二话没说,就要罚款。第二天,这个工人又迟到了几分钟,远远看到老林站在门口,他就溜回家去。结果,还是被加倍罚款。经过一段整治,各项规章制度变成了工人们的自觉行动。
讲究效率,摒除冗员,是林蔚隆办厂的原则。这个厂的专职干部与工人的比例为百分之零,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专职干部,上至厂长,下至保管,都是有事干事,无事就到车间顶岗。厂里的会计账一天过往资金不下万儿八千,财务人员却是白天劳动,晚上记账,每天工作十多小时。老林更是身先士卒,他既是厂长,又是技术员,还拿出近一半时间参加生产,常年吃住在厂。有一段,厂里的采购员工作有些疲沓,他就亲自外出跑采购,仅用了十五天时间,他跑了四五个省市,一口气签了一百多份购货合同。老林这样高的工作效率,使那个采购员相形见绌,决心学习林厂长,工作有了很大进步。
改革,受到了党组织的支持和工人们的拥护,也不可避免地遭到某些“九斤老太”们的攻击。有人说,你们成百成千拿奖金,和资本家有啥两样。老林回答,你咋不看我们成千成万给集体、国家交利!有人四处放风,说林蔚隆再这样胡整,难免一天吃官司。老林坚定地说,只要我当一天厂长,就要搞一天改革!还有人念念不忘林蔚隆的“地主出身”,“阶级本性”,盼望有朝一日再把他押上批判会。对此,老林更是一笑置之。他在桌前贴了一条座右铭——走改革的路,叫别人去说吧!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一个企业家,林蔚隆办了几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新鲜事,表现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老谋深算。
一九八二年,当厂里只有十五个工人时,老林就决定送三个青工去广东华南工学院专修分析化学。有人反对说:“把几千块扔到学堂去,还不知响不响。”老林说:“咱过去穷,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把厂子办好,不能小家子气,要舍得花本钱。”三个青年入学完回厂,果然顶了大用场,挑起了科研、化验的重担。
去年夏天,林蔚隆又想出点子,决定设立“留兰奖”,拿出四千多元“买意见”,鼓励省内外专家、同行和消费者给本厂产品挑毛病。几个月中,收到了五六百封信,对各种产品的质量、装璜、价格等提出了可取的意见。老林根据这些意见,及时调整改进产品,收到了很好效果。
老林还十分重视新产品开发,树立了“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变”的经营战略。为此,他四处求贤,聘请了十多位专家、教授当业余顾问,还和一些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产品从几种发展到四十多种,最近又研制成功“防水剂”和“防雾剂”。市场预测,这两种新产品的前途不可限量。
最近,雄心勃勃的林蔚隆又把目光投向中国南端的经济特区——深圳。那里严密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快速的工作效率,使他为之倾倒。他在总公司和县外贸局的支持下,投资一百五十万元,和深圳市开发业务公司合资兴办化妆品工贸公司,决心让户县的产品在深圳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五一”节前,老林又一次赴深圳洽谈业务。他身穿毕挺的中山装,戴着宽边眼镜,风度翩翩地站在飞向广州的飞机舷梯上,向送行的人挥手告别。
银白色的飞机轰然起动,逆风起飞,直插蓝天。眼前,是一片春光、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