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九七九年濒临亏损边缘的合阳电力电容器厂,后从社会上招聘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放手用其所长,企业很快得到了发展,从单一品种发展到七个品种、二十六个规格,产品畅销省内外,经济效益年年提高,八三年上缴税利九万多元。
这个一百三十人的县办小厂,原先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只能生产一种低压电容器,而且质次价高。为了走出困境,提高素质,提高竞争能力,厂里打听到从广东省退职回乡务农的张浩奋是湘潭电校一九五六年的毕业生,学有专长,决定招聘。张浩奋到厂后,一心扑在工作上,潜心研究短线产品,进行工艺改革。他提出的抽真空试漏新工艺,不但比国内通行的加热试漏时间短,而且简便易行,效率高,可靠性好。从而使该厂产品出厂合格率稳定在百分之百。他在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指导协助下,克服没有资料、缺乏资金的困难,研制出抗低气压、低气温、低湿度的高原电容器,经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挂网试运行,八二年至今运转正常。他和几位专家就此写出的论文《论高原电力电容器设计基础》,在八三年九月捷克举行的国际大电网CIGIE 1505大会上宣读通过,获得很高评价。
现在这个厂一派生机,不仅产品质量高,品种规格多,适销对路,而且技术有储备。这个厂和主管部门的领导都感慨地说,招聘一个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真能发展一个厂啊!
(张兴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