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妙贵精读

2023年08月11日

梅承鼎

常见某些报刊介绍“速读要诀”之类的文章。笔者不敢苟同。《儒林外史》中有个范进,他的前程就险些被“速读者”葬送了。他从二十岁应考起,考到五十四岁还是个童生。这年他又去应考,主考周学道看过他的卷子,不知写些什么,丢到一边。后来,周学道又看了一遍,觉得还有些意思。当他看到第三遍,不禁叹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之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赶忙提笔,批了第一名。

这说明好文章不但不能速读,而且还要反复精读,慢慢领会其中奥妙。如果周学道速读一遍了事,而不是“三看范文”,岂不埋没了人才!

苏东坡有句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就是说,对于那些好文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或体会。清代郑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将《易经》上的带子磨断多次;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得到一篇二十页的数学论文,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处,前后苦读了半年;徐特立学习五百四十字的《说文》部首时,每天只读两个字,花了近一年时间。邓拓说:“重要的书必须经常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朱熹的休会是:“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对于那些妙文佳篇,我们应当采取“去骨见髓”的精读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篇:没有了
下篇:新文化运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05/18/0317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