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写在征文揭晓的时刻

2023年08月11日

本报编辑部

本报举办的《开拓者》文艺征文揭晓了,我们谨向获奖作者表示祝贺!

这次征文,是去年三月一日开始的。征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繁荣职工的文艺创作,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这次征文,得到了省内外文艺界、新闻界的大力支持,全国知名作家王丕祥、王汶石、王愿坚、戈壁舟、李若冰、杜鹏程、张志民、孟伟哉、胡采、魏钢焰担任了这次征文的顾问。有些作家还为我们撰文题字,鼓励职工的文学创作。诗人张志民的题词是:“写吧,永做开拓者,没有开拓,便没有创作!”作家孟伟哉的题词是:“发表在小报上的小作品,其价值未必也小,其作者未必就不能成为大作家。高尔基最早的一批作品,就是在萨马拉市的报纸上发表的。”老作家肖军的题词是:“工人之光。”作家杜鹤程的题词是:“搞好开拓者征文,为繁荣职工的文艺创作而努力。”老一辈作家、诗人的支持,对开展好这次征文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次征文启事发表后,我们也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报社除了收到本省各地、市、县和工厂、商店、大、中、小学职工的稿件外,还收到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微、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甘肃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来稿,共计一万四千余份。这些来稿,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我们伟大的时代,描写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风貌,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变革和各条战线的大好形势,着力刻划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开拓者、改革者、创业者、实干家、“明白人”的形象,塑造了敢于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的先进人物形象。有的作品不仅立意高,主题好,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是好的。

这次征文评比,我们采取了专业工作者与广大读者相结合的办法。一是让读者评报、推荐。二是请本报的顾问、评委,也就是请诗人作家们评选。在综合群众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又召开了评委会,最后评出了名次。一年来,我们共发表征文作品三百九十三篇,获奖作者一百一十三名。在这次获奖作品中,大部分是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而且既有本省的作者、也有外地的作者。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八岁。身染残疾的青年翟晓珊的处女作,也获得了奖励。这些情况表明,这次征文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这次征文还得到了一些工厂企业的热情赞助,西安无线电一厂、西安红旗手表厂、西安人民搪瓷厂、西安灯具厂为这次征文赞助了他们的优质产品。在此,我们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感谢!

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指出:“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性创造活动。”让我们记住小平同志的话,努力办好报纸文艺副刊,为繁荣职工文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振兴中华、振兴陕西,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上篇:写给陕话的工人作者
下篇:本报《开拓者》文艺征文获奖名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4/5/1984051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05/18/0318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