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明洲
去年六月的一天,西安文宝斋书画厅里,一位女青年铺纸挥毫,为来访的全日书道联盟代表团表演书法。“书道传友情”五个大字跃然纸上,那刚劲有力、潇洒自如的笔法,受到日本朋友们的好评。当客人们得知她是一位商店营业员时,更是赞叹不已。这位女青年,就是西安友谊商店业余书法爱好者李艳秋。
小李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哥哥和姐姐都是书画爱好者。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十三岁就开始学习书法,农村插队劳动期间也没有间断。一九七一年招工到西安解放商场当营业员后,她更是抓紧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字帖,常常伏案练习到深夜。一次借到一本《怎样学书法》的书,她爱不释手,读得入了迷,便熬了三个晚上,将这个小册子从头至尾抄了一遍。小李订阅了《书法杂志》、《书法研究》等刊物,并利用各种机会向书法界的前辈和名家请教。一九七九年她调到友谊商店书画组工作后,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小李在搞好柜台工作的同时,广泛涉猎了历史、文学、绘画等知识,更加刻苦地学习和研究历代名家碑帖、手迹。
李艳秋生活简朴,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她的小书房里仅有一张单人床和几件油漆斑驳的旧式家具。各种版本的书法字典和唐诗、宋词、历代散文,以及逐年装订起来的书法刊物整整放满了两个书架。有一次去兰州作书法交流,她没有购置一件衣物,却花了十八元买回一台“贺兰砚”,难怪同事们都说:“艳秋真是一心迷在了书法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一辈书法家的关怀培养和单位领导的支持鼓励下,李艳秋已成长为一名年轻的书法新秀。她的书法曾在国内外许多城市巡回展出,有的作品还被选入《中国现代书法选》。在商店工作中,她还为外国客人们即席题写条幅,不但为国家赚得外汇,而且为新中国的营业员赢得了荣誉。近年来,李艳秋先后被当选为省书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们期待这位年轻人在书法上获得新的成绩。
(题图 杜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