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兴
一位团委书记对笔者说:“脾气暴燥,是青年人的特点,尤其是那些后进、失足青年。对他们要‘顺毛抚摩’,多讲‘顺耳忠言’,切莫要以硬对硬,以暴制暴。”这位书记的经验之谈很有借鉴之必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颇受世人推崇的名言,对于被批评者与开展自我批评是很有教益的,然而,从批评者劝人从谏、改邪归正、治病救人的角度来说,讲一点顺耳忠言,效果无疑会更好。诚然批评不同于表扬,听起来也不那么舒服,甚至让人难以忍受,所以才有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说。但是,倘若在苦药外裹上糖胶囊,讲究批评艺术,使良药变得可口、忠言变得顺耳,效果不是更好吗?
要学会讲顺耳忠言,首先要对被批评者怀有治病救人的诚恳愿望和深厚的同志感情,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谈话的艺术,不能
“正面硬攻”,而要
“顺蔓摸瓜”,“水到渠成”;再次,要掌握对方的心理、脾性和问题的症结,做到顺理说顺耳话,批评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