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洲
泾阳县人民剧团新近演出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泾阳之盟》(孙俊发编剧),是参加我省一九八三年展览演出的新剧目之一。它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当然原因很多。我以为它有这样几个特点:选材好,格调高,人物美。
关于汾阳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的故事,史书和传说都有,也不乏可洪编戏的材料。然而选取那一段,既能突出塑造郭子仪的舞台形象,又能赋予新意,作到古为今用,却是要颇费一番匠心的。可贵的是,作者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慧眼独具,以他单骑退回纥作为贯串全剧的中心事件和人物的基础动作,溯水而上,联缀成章。这样做很富于戏剧性,有情可抒,有戏可演,且能表现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
该剧的格调是昂扬的、激越的,又是由这一特定题材和主人公的思想情调所决定的。因此,显得比较和谐统一。戏从老元戎告老还乡起,虽经一波三折,仍落到结盟归里上,洋溢着一股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党。可谓黄钟大吕,促人振奋。
剧中人物,不论是崇尚佛法的唐代宗,权奸鱼朝恩,叛将仆固怀恩,还是少帅李光瓒,深明大义的荷英女等,都已初具轮廓,有一定的个性色彩。尤其是主人公郭子仪,形象鲜明,令人可亲可敬。他一生戎马,为保唐室江山立下不朽战功,银须飘飘,辞朝归里。一旦社稷有难,挺身而出,与回纥可汗泾阳议盟,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壮歌。作者为了着力写好这一人物,设计了“报惊上朝”、“忠义别府”、“单骑入险”、“鲁桥陈情”等几场戏,好比几个环子紧扣在中心事件的链条上,用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塑造人物,层层开掘,用意和效果都是不错的。
顺便要提出的是扮演郭子仪的演员陈仁义同志。他虽年已花甲,而宝刀不老,唱念俱佳,字正腔圆。剧中人的重点唱段,一路唱来,从容不迫,缓急有致,入耳动听,富有一种老生的特殊音韵美,为该剧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