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普希金自演败北的启示

2023年08月11日

西安铁路局阎文教

自己演自己,该是最象不过了吧?不然。普希金生前,举行过一次艺术比赛,看谁表演普希金最象。他也参加了此次表演。结果呢?有两名艺术家名列前茅,而自己反倒屈居第三。这不是怪事吗?

其实,细想起来,也并不奇怪。普希金是杰出的诗人,但并非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艺术,又非生活和人物本身,它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和人物。

由此我想到《英雄儿女》中的王芳。她的哥哥王成英勇牺牲了,她流着眼泪写成了歌颂哥哥的歌词。这无疑凝聚了她对哥哥的真实感情。但是,它却不能表达战士和人民对英雄的热爱和崇敬的感情,不能唤起人们爱和恨的力量。王芳对哥哥的感情是真挚的,但她歌词中反映的战士对英雄的情感却是失真的。这便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区别。

画坛宿星齐白石有句名言:真正的艺术对于生活对象来说,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似与不似之间”便是典型化。毛泽东同志关于艺术的典型化有着更精僻的论述:它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这“六个更”划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界限。

常常听人说:“我有生活,为什么写不出好作品呢?”艺术创作的逻辑也正是这样:艺术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生活却不是艺术。生活中的人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艺术家。艺术家、作家是能够对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概括、升华以及带有个性特色的形象性创造——即典型化的那一部分人。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上篇:刘勰与“文心雕龙”
下篇:自愧(散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4/10/198410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10/05/0338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