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宝鸡桥梁厂积极为残疾青年创造就业条件,多方为他们寻找工作门路。目前,全厂的残疾青年已全部安排了工作。
桥梁厂共有十九名青年患有聋、哑或上下肢残废、智力发育不良等残疾。这些青年,工厂正常招工不够条件,社会福利部门又没有力量解决。长期闲居的枯燥生活,使他们中不少人思想苦闷,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们的家长,也为子女的工作没有着落而焦虑。工厂党委、行政部门和工会理解这些青年与家长们的苦衷,他们在对这些青年的身体、文化状况详细摸底的基础上,经多方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将三名文化稍高的青年安排到服务公司商店,分别担任了保管、会计等职务;将两名聋哑青年,安排到服务公司小食堂;其余十四名腿脚不便的,安排他们管理家属区三个自行车棚。这些青年所在工作点,根据他们的工作和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月工资与奖金收入一般都在四十元以上,多的可拿到五十六元。
妥善安排残疾青年,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使这些残疾青年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学习。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的女青年于丽萍,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文学书籍,两年来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稿十余篇。 (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