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总工会前不久召开的工会改革报告会上,一位五十二岁的工会干部的汇报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热烈的欢迎。他,就是西北国棉一厂工会副主席刘驭夷。
老刘是个工人出身的干部,曾做过二十多年的工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他深深地感到,关心改革、参与改革是工会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大事。因而,他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业务,学管理,注意分析本厂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动向,特别注意收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一心扑在企业的改革上。一九八一年,老刘在大学上学的独生儿子去世。老年丧子,属人生的一大不幸。但他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痛中,料理丧事的第二天,就出现在厂里办的班组训练班的讲台上。就这样,刘驭夷近年来先后参与制订了西北国棉一厂“全优升档小指标竞赛办法”、“包保定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改革三十条”、“改革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总体设想一百条”等重大改革措施,为本厂的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驭夷不仅是企业改革的好参谋,更是工会改革的有心人。一九八二年,他在总结赵梦桃小组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班组工作条例”;八三年,他起草了“推行经济责任制中工会群众生产工作的探讨”一文;八四年,他拟订了建设“职工之家”规划,较系统地提出了工会六个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建议,均为本厂采纳施行。为了实施这些方案,近年来老刘以工会副主席和厂职代会秘书长的身份,和厂工会的同志们一起召开过五次职代会,对全厂干部进行了三次民主评议,对厂级领导进行了十余次责任制考评。去年八月,本厂在扩大一项拳头产品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效益和质量明显下降。在责任制考评时,先后追查到厂长、书记、两名副总工程师的责任。开始个别同志有顾虑,不敢下手。刘驭夷认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不碰硬,制度就无法贯彻,改革也无异空谈。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坚持下,不仅按规定扣罚了这些领导同志的奖金,而且向全厂印发了考评公报,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也得到了厂长、书记们的支持和赞扬。
由于国棉一厂的改革起步早,有成效,因而登门取经、邀请介绍经验的络绎不绝。这一任务相当一部分都落到了刘驭夷肩上。仅今年以来,他先后接待了一百多个单位的两千多名来访者,到二十多个单位向一万多人讲过课。他执笔或参与编写的有关一厂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文章,曾先后被《企业管理》、《中国工运》等刊物刊用,有的还在省上或全国召开的会议上介绍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