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宝塔山下访钱老

2023年08月11日

了解中国工运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陕甘宁边区工业奠基人之一的钱志道同志。四十六年前,浙江大学化学系优秀毕业生钱志道满怀抗日矢志、报国热情,来到延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火药厂,造出了战争急需的各种炸药和其他日用化工产品,为抗战胜利和我国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笔者有幸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丁运史老干部座谈会上结识并访问了久负盛名的钱老。

钱老是浙江绍兴人,今年七十四岁,现任中国科学院顾问。早在抗战前,曾致力于军事化学的研究。在日本侵略者虎视中国大好河山的时候,满心希望为国出力。一九三八年五月,他到达延安,随即被安排在总后军工局当工程师。从此,这位旧中国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开始踏上了人生新的征途。

在接受我们访问时,钱老爽快地说:“那时,我们一个心眼就是尽快打败日寇,前线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的厂房就设在安塞纸房沟的十几个破窑洞里,我随身带的一批书成了最珍贵的技术资料。做炸药需要硫酸和硝酸,铅室是必需的设备。为了这个铅室,我们收买老百姓大批的香炉和蜡台。做硝酸没有硝怎么办?又是从群众中收土硝(硝酸钾)熬出纯硝。终于做出了造炸药的两种基本产品: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有了这两种产品,我们就可以造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后来,利用军工生产的副产品,我们还试制成功了做火柴、钞票纸、酱油、酒等民用产品必需的化学药品。”

谈到这段经历时,钱老深有感触地说:“一个知识分子,能为革命做一点工作,不是我特别有本事,主要是靠党的正确领导,靠边区工人的艰苦奋斗”。一九四一年一月,钱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三年,他又当选为边区特等劳模,获得“热心创造”的奖状。在杨家岭,钱老他们还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我静静地一面聆听着钱老的讲述,一面在想,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是艰若奋斗,是自力更生,都不错。但最根本的,是广大革命人民和知识分子这种自觉自愿作贡献的主人翁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不怕难,不怕险,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洪安琪)

上篇:没有了
下篇:领袖们亲自办工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11/27/0345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