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汉中地区代表团抓住有利时机,举办了汉中地上地下资源展览,以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与会的中外客商和广大西安观众。
汉中地区风华物宝,人杰地灵。秦岭屏障于北,巴山拱亘于南,汉江横贯于中,全区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利用的植物达三千多种,野生药材逾千种,已收购的土特产有五百多种,其中天麻产量居全国之首,木耳、麝香、杜仲、猕猴桃等也名列前茅。木材积蓄量有三千七百多万立方,还有几十万亩原始竹木混交林尚未开发,金丝猴、大熊猫、水獭等珍稀动物出没其间。地下矿藏也蔚为壮观,分布在三百四十多个产地的金、银、铜、铁、铅、煤、大理石、重晶石等三十二个矿种急待开发利用。汉中地区代表团举办的展览,用二千六百多件实物,生动而翔实地反映了该地区对外开放的这些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这个展览还展出了从全地区一千一百多个企业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优质产品,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在采访中,汉中地区外经办副主任丁中文、二轻局局长喇庆德告诉记者,这个展览是筹办的同志们日以继夜、不辞劳苦突击搞起来的。目的是要借省上洽谈会的光,向国内外客商宣传汉中,吸引合作。希望能通过展览,进一步打开汉中开放之门,加速汉中的开发,使汉中丰富的宝藏早日变为人民的财富。
本报记者 赵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