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周总理的扮演者柴云清从影记

2023年08月11日

唐荣

十月二十八日,西安西郊飞机场洋溢着一派严肃的气氛,“毛主席”在“周总理”、“王若飞”的陪同下走下飞机的舷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等人迎上前去握手问好,士兵们列着整齐的欢迎队伍……这是山西电视台在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上党战役》中,毛主席一九四五年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到达机场的一组镜头。

看热闹的姑娘们在摄像间隙拥到饰毛主席的张克瑶、饰周总理的柴云清身边,好奇地议论着:“真象!真象!”

柴云清同志今年五十三岁,比当年的周总理稍大几岁,但他演得形神兼似维妙维肖。为此,他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老柴涉足银幕、屏幕可说是姗姗来迟者。一九七八年四月的一天,沈阳军区歌剧团的几位同志为选《报童之歌》中周总理的扮演者而四处奔忙,他们在一位同志的家里看到老柴的全家福,便惊奇地问道:“周总理什么时候送你的照片?”当他们得知这不是总理而是老柴时,便高兴地说:“他就是‘周总理’,最好的人选!”可是这时的老柴已经四十七岁,他感到舞台生活自己恐怕是不适应了。如果拍电影不是一次完成,还可赏试赏试。于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四月底老柴给“八一”厂寄了几张照片并附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五月四日“八一”厂立即委派专人来到辽阳市,一见面,前来的同志就感到非常理想。老柴身高和总理一样高都是一米六九,仁中长、骨胳结构、肌肉都合适,特别是嘴更为相象,来人伸出手摸摸老柴的后脑勺,不禁为之叫“好!”因他虽然是东北人但头不扁,好化妆。于是他作为最理想的第一位特型演员第二次穿上了军装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位辽阳市电影公司的经理一跃成为银幕上和屏幕上的“周总理”。

他来到“八一”厂后,在长春摄制的《闪光的箭》一片里,第一次在银幕上塑造了总理的形象。然而,这部影片他拍的不理想,形似有余神似不足,厂领导和同志们看完影片直摇头。柴云清拍片不成功,成了八一厂的新闻。有些人就议论开了:“象是象,不行!”“不是这块料!”亲友们也好心地劝他:“退阵吧!”“回去当你的经理吧!”“人过三十不学艺呀……”

看来,银海无涯路坎坷,今后的道路怎么走?这位一九四八年走向生活,在解放军里还不会写信的战士,在失败面前苦恼过,但他相信勤奋是成功的阶梯,他作为共产党员首先想到要不辜负党的培养,五十年代组织上送他上完了速成中学,为他迈入艺术的殿堂奠定了文学基础,厂里费了那么大的周折把他调来,他决心象当年攻克文化堡垒那样,继续攀登艺术的舷梯,决心走“自编自演的”的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写剧本中开掘人物内心世界,弥补缺乏表演经验的不足。经过两年多的奋斗,他编写的由河南电视台摄制的第一部电视剧《周总理的一天》问世了,他一举成名,赢得了电视观众的称赞,获得了一九八二年度第三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大众电视的“金鹰奖”。一九八三年,他自编自演《沧海求实》(辽宁台)。一九八四年,他和陈今祥合编了电视剧《公仆》。今年,他还参加了武汉台的《父亲》峨影厂《最后一百天》的拍摄。这次来西安拍的《上党战役》是他今年的第四部电视片。

一九八〇年以来,老柴在八部电视剧里塑造了周总理的形象。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挂在心头的格言:人,就是要奋斗,奋斗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上篇: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下篇:站务员的票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12/07/0346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