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戴士芳
人们在论及外来的经验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用处时,常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语来打比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语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原指异国贤才可以为本国使用,就象它山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
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事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绝对化。“它山之石”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攻玉”的。它山的石头也是各种各样的,要是象石灰石结构的石头,质地松软,倘若用以“攻玉”,恐怕再好的玉石,也是琢磨不成玉器的。
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改革之果,也同“它山之石”一样,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运用外地经验或方法时,一定要有科学的鉴别精神,实事求是地加以取舍。凡是有助于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方法,就尽量汲取。凡是不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的经验,都不能生搬硬套。不然,就有器未磨成、反而毁了一块宝玉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