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生
笔者离开西安古城时,正是雪花飘飘的隆冬,北风呼号,天寒地冻。当来到南国之门的珠江畔的广州时,却是碧水淙淙,温暖如春,村儿绿,花儿红,鲜果香。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这种兴奋而紧张的状态,确实使人颇有时间就是金钱之感。笔者看到什么都有些新鲜,满街服装如花似锦,有商店,有摊头,有叫卖者;水果、干果、糖果、狗肉、蛇肉、鸡、鸭、鱼……琳琅满目,把个广州打扮得绚丽多姿。
我在街上转悠,总想找一家饭馆饱餐一顿“陕西饭”,可是没有,就连个油泼面也不见,惜哉!
这里的饮食业大约有个体户五千多,从业人员近万名,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经营项目各种各样,有粥粉、面饭、糕点面包、汤菜炖品,多是传统小食,有些还填补了国营饮食业的不足,成为风味独特的食品。例如猪红汤、鱼皮水饺、炒田螺、罗汉果凉粉和牛羊蛇汁汤等。最佳食品要算东三区龟岗五马路上的烧鸡、海珠广场西侧一家酒店的松子鱼,教育南路的肥切鸡,新兴大街口的白灼鹅肠,中山六路的甜食芝麻糊、绿豆沙、奶油蛋卷等。
比较讲究的广东大菜,那就更加名贵了。笔者在解放北路一家花园酒家应宴,顺便了解了一下,啊呀,真是喜人!这里是园林景色,清幽高雅,有中餐西点,寿筵喜酌,旅行包餐,鸡尾酒会,歌舞夜宵等,名目繁多。“酬宾宴”一桌要九十九元,共十个菜,什么当红烧乳猪、四宝雪耳羹、碧绿上汤鸡、金银炒肉丝,翡翠鲜土鱿,五彩锦绣丁、脆皮炸牛奶、脆皮炸鱼柳、京都焖排骨、清蒸大鲩鱼。最后还有一大盘韭王办喜面,名字叫得真脆!
人常说,吃在广州,来到这里,深感这话的确不错。我不由地想,要咱们普通的工人、干部都能吃到这些名贵大菜,那只有靠经济改革,靠知识,靠大家创造财富,多劳多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