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蓝?
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1371—1435),系明代宦官,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他首次与副使王景弘率水手、书记、医生、翻译和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分乘六十二艘宝船,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遁使西洋。历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蜡、锡兰,后经印度西岸折回。此后又六次远航,历时二十八年。途经三十多个国家,最南到瓜哇,最北到波斯湾和红海的麦加,最西到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在他七下西洋中,航海船舶数量之多,船队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织组配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巨,都是举世无与伦比的。郑和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促进睦邻关系,对我国海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都有重大贡献和深远意义。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中央有关部门决定组成“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筹备委员会”,将于七月十一日在南京举行纪念大会,届时邮电部也将发行一套纪念郑和的邮票。
五百八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郑和的光辉业绩,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将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得到有现实意义的启示和教益。首先是学习和继承郑和热爱祖国、热爱航海事业的爱国热忱;其次是学习和继承郑和不畏艰险的创业壮志和进击精神;三是学习和继承郑和沟通“海上丝绸之路”、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自觉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