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职工生活福利表彰大会上,一位代表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几百名代表的极大兴趣,几个单位都争相邀请他去做报告,他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是谁呢?他就是西安日化公司的炊事员——汤会亚。小汤一九七四年参加工作时被分到日化公司制造厂甘油工段当工艺工。这里的条件好、奖金高,他本人是很满意的,工作也干的不错。三年后,由于公司食堂的几位老师傅退休,补充来的青工因缺乏烹调技术,一度饭菜质次价高,职工意见很大。看到这种情况小汤想:“长期这样,生产任务能不受影响吗?我对烹调很感兴趣,现在食堂缺人,不正是发挥自己特长为职工服务的好机会吗?”于是,他便向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受到热情的支持。
小汤深知,要干好炊事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食品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本领。他便自费订了多种报刊,购买了《陕西菜谱》、《厨师技艺》等书籍,起早摸黑,有空就学,有时竟到了入迷的程度。为了掌握实践操作知识,他还不畏路途遥远,先后骑着车子到武功、渭南、兰田等十几个地方拜师求教。现在,小汤己掌握渭南时晨包子、礼泉切糕等名小吃的作法和十余种点心的制做方法。每逢节日,他就成了最忙的人,常为赶制点心忙个通霄。有的职工还用他做的点心来馈赠亲友。
在成绩面前,小汤并不满足,为了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知识的新型炊事员,小汤参加了山西刊大、外院夜大的学习。他充满信心地表示:
“我学外语不是为赶时髦,而是为了吸取中外食品的制作经验,更好地提高技艺。”(牛振明 张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