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清明的习俗及其它

2023年08月11日

商子雍

清明,按古人的说法,乃“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而每逢清明,不少人便进行各种室外活动,妇女荡秋千,儿童放风筝,青年接踵联肩,郊外踏青……不过,还有一种习俗,今日虽已绝迹,古时却曾大盛,这就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不得举火为炊,要吃一天冷饭冷菜,俗称“寒食”。

据说,寒食习俗的形成,最初是由于晋文公重耳的一道行政命令。而他之所以下这道命令,又是为了纪念自己的一位臣子,此人便是介子推。重耳以后,过了八、九百年,曹操在北方掌权。他对清明时节禁火寒食大为不满,也下了一道行政命令,指出“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并警告“人不得寒食”,违令者要受惩处,“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但法令虽严,效果不佳,寒食之俗如故。

平心而论,若仅着眼于物质方面的因素,曹操的命令确实不无道理:北方仲春,寒意未消,岂止对老少体弱者,就是对青壮年,吃冷饭冷菜也是有害的啊!但为什么曹操的命令行不通,而重耳的与健康、卫生相悖的命令却一行千年,虽禁不止呢?窃以为,这大概要从精神方面的因素上来找原因。要知道,介子推者,有德之君也。重耳流亡十九年,他追随左右,矢志不贰。到重耳登上王位,遍赏群臣时,他又入绵山隐居。重耳为逼他出山,举火焚林,但介子推死不改志,终于同山林共焚。左丘明在《左传》里赞扬说:“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试想,对这位耿介清高、敝屣富贵荣华的仁人,谁个不敬仰!晋文公的命令合民心,一行千年;曹操的命令违民心,虽严不止,道理就在于此。假如阿瞒当时认识到了这一点,千方百计地在民众心目中把介子推搞臭(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寒食之俗,自会不禁而止了。一笑。

或有人问,你作这篇文章,是否要含沙射影,以古喻今呢?答曰:正是。时下,一些人颇有重物质而轻精神之现象,诸如不做思想工作,唯凭奖金刺激;不讲信义友谊,只知认钱认物等等便是。不过,千余年前,曹阿瞒由于忽视精神方面的因素,虽有令而不止。那今天一些人的这种做法,又能产生出什么样的好结果呢?

上篇:没有了
下篇:轩辕柏(散文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5-04/05/0361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