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季度,陕西第一针织厂的生产很不景气,只完成了年利润的百分之八点五。职工的工资缓调,奖金也发不出,工人怨气很大。厂长书记们心里又苦闷又焦急,但又不知怎么办好。
一天早上,厂党委书记上班后,发现办公室地上有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有十张电影票,还有一张未署名的信,上面写着:
“电影《在被告后面》对我启发很大。今天特请各位厂长和书记前去一看。如果你们能从影片主人公李江川身上,得到一点启示,在逆境中看到光明,拿出勇气和干劲来,企业就一定能搞好……”
书记被这位送票人关心工厂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亲自叫上几个厂长、书记观看了这部电影。他们果然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于是,他们以影片主人公李江川为榜样,大力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化,生产形势迅速好转,第二季度超额完成了产值和利润计划。 在全厂干部工人欢庆胜利之际,厂长书记们又想起了那位关心厂里生产、给他们启示的好工人,在全厂干部会上要大家留心寻找这位给厂里立下了功劳的人。可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找到。今年三月的一天,一个干部忽然想到青工赵春生的笔迹和那封信有些相同,就拿去与原信认真核对,断定确是赵春生的笔迹无疑,随后又找到赵春生“面审”,赵春生躲避不过,才承认了。
原来小赵是青工轮训班的班长,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去年还被评为最佳青工。他一直十分关心企业生产,当时见厂里生产搞不上去,心里也非常焦急,苦苦想着改变企业面貌的办法。一日,他看了电影《在被告后面》,觉得很有启发,应该让厂长、书记们来看看,于是就自己出钱买了十张漂,又写了一封信,悄悄地塞到了党委书记的门缝下面……
为了表彰小赵这种关心企业的精神,三月二十七日,针织厂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发给赵春生优良建议奖三十元。这事一时成为该厂的美谈。
本报通讯员 牛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