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学习——永远不晚

2023年08月11日

(随笔)

宁陕 冯宝林

近读史书,看到一段古人谈学习和年龄关系的文字,十分发人深省。一次,晋平公问宫廷乐师旷:“我年已七十,想要学习,怕是晚了吧?”旷答道:“我听说少而好学,好象晓日初升一样的光明;壮而好学,如同太阳到中午时那样明亮;老而好学好象夜晚燃起了灯烛一样辉煌。”

这则故事,不禁使我想起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有那么一部分青年人,口口声声喊道要为四化作贡献,也知道要想多做贡献必须掌握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脑,每当如此,他们信誓旦旦,决心要发奋学习,把失去的青春年华夺回来。然而,当他们一拿上书本,就又皱起了眉头,总以为“学已晚矣”,埋怨自己黄金时代的丧失,继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望书兴叹:“凑合着过吧!”

学习真会晚嘛?否。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高尔基也曾告诫青年:“学习——永远不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起步就很迟。他“少而不学”,二十五岁“始知读书”。后来终于博览群书而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散文大家。董必武同志七十五岁时,年龄可谓大矣,可仍“趁日翻俄语,开灯读楚辞”,到八十六岁还“五篇六本相连读,学习当如过河卒。”达到了相当的俄语造诣。历史上这种“壮而好学”,“老而好学”,终有成就的先例是举不胜举的。

那些叹息“学已晚矣”的同志,其实是存在怕吃苦、不想学的毛病。殊不知,那种抱“凑合着过”思想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踏不上前进的节拍,“凑合”不了四个现代化的。

上篇:巴山奇冤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5/6/1985060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5-06/04/0368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