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上,一排排荧光指示灯在熠熠闪亮,几十万瓩的庞大发电机组被驯服地控制着。这小小的荧光,就象奇妙的“神灯”,点燃了千村万户的灯火,驱动起工厂矿山的机器
望着眼前闪烁的荧光,不禁使人想起这套我国独立研制的具有国际水平的MZ——Ⅰ系列模件组装仪表的主管设计师江红生同志。
他,出生于武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湖北一解放,他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毕业后,正当他充满信心刻苦深造的时候,全国性的反右运动开始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被突然宣布为“右派分了”!
这个意外的打击对于正在积极追求上进的江红生实在太大了。使他欣慰的是…九五八年,被分到正在基建的西安仪表厂当技术员,又拿起了久已渴望的绘图笔。就这样,他背着无法卸掉的“摘帽右派”的沉重包袱开始奋进了。六〇年至六一年,他负责试制的热电偶、铂电阻相继投产;六二年至六四年,又分别试制成功了被誉为德国“奎林堡之花”的电子气动调节器等新产品;六五至六六年,他担任电动仪表组组长后,又开始从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Ⅰ、Ⅰ型的设计工作。
六六年秋,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又使他挂上了“现行反革命”的牌子。在被批斗的日子里,江红生依然早来晚走,埋头工作。两三个月过去了,一套电动单元Ⅰ型仪表的结构设计图纸画了出。接着又在参加部局的Ⅰ型仪表联合设计时,提出了一种对Ⅰ型仪表新的设计思想。
一九七六年,厂里接受他的提议,决定研制MZ——Ⅰ型模件组装仪表。人手不够,江红化就动员在厂实习的大学生一块做;材料和零部件奇缺,他拖着带病的身体,四处奔波求援,累地痔疮出血把裤子都染湿了。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江红生所主持的组装仪表课题组,步子在大大加快。他和同志们一起分析法国、日本、瑞士、意大利这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组装仪表,汲取他们的先进设计思想,终于在一九七九年试制出了我国第一套具有一流水平的MZ—Ⅰ系列模件组装仪表样机,在同美、日、苏等国竞争的国际市场投标中,为巴基斯坦古杜电站所采用,并荣获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一九八二年六月、江红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江红生,这颗被历史尘埃埋没的荧石,终于闪烁出了光辉。他的艰辛道路和卓著贡献,显示出一颗忠贞不移的赤子之心。 (仪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