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矢
这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座落在山头上。脚下是一整块紫红的山石,一层薄不过寸余的尘土覆盖着,足跟轻轻一蹴,便裸出一片红来,难怪整个村落没有一株树,没有一棵草。
绕村一周,才在车站门口广场上寻到一处花坛,直径不过一米,是平地上垒起的。不知从什么地方运来的土,种几株不死不活的不知名的花草,水却是从很远很远疏勒河用汽车拉来的,挨家挨户按量分配。但这里却是西行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的转运站,小村子上的人们热情而好客,倾其所有来招特客人们,他们是真正无私的。
正值日落时分,一对年轻的外宾手拉着手,一直向西走去。那一轮太阳无比的红,也无比的大,映得整个西天都染成了赭色,我猜是这里地势高居的缘故;我们尾随着那两个外宾,一直向太阳里走去。
但他们忽然停下了,并不回头,在那一片红光里,互相搂在一起,接了一个长长的吻。
我们都站住了,不禁笑出声来。可惜我没有带照相机,没法把这一对因为伟大的山河而动情的人拍下来。
是最后一站,朋友们该分手了,大家都不想睡,全挤在最大的一个房间里闲聊,互相留下通讯地址。有人提议唱一支歌,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松花江上》,全体立即应和起来;沉重而缓慢的节拍,在这一片“不毛之地”上嗡响着,有人用“嗯”来代替歌词,大家全“嗯”了起来,一直“嗯”完了这支歌。
是互相离情难却呢?还是舍不得这块土地?也许全有吧?总之,该分手了,人人口袋里有一张车票,到天南地北去,去完成各人的、也是共同的事业去了。
天很晚了,大家仍旧不想睡,各自在这小镇上踯躅。陇西,这块不毛之地的戈壁滩,却有着分外的魅力,是因为什么?
我说不准确。也许,是这里有一种力感,一种中国人质朴的力。就是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不是有一条表现大唐民族灿烂文化的丝绸之路吗?
我们沿着这条路走过了,我们体会到这条路的艰辛和伟大了。
这就是陇西——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