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谞慧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同其他进步思想家一样,他也主张民富。但是,人民却一直富不起来。原因何在?黄宗羲认为,首先是国家的赋税太重,除此之外,还有三件事妨碍民富。
第一件事,是“习俗未去”。“习俗”,指的是婚丧嫁娶铺张浪费。追逐的结果,使富者穷了,穷者更穷。
第二件事,是“蛊惑不除”。“蛊惑”,指的是相信神佛。他说:“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卖)者,有为巫而货者”,人们为了买这些东西又花去了大量的冤枉钱。
第三件事,是“奢侈不革”。奢侈的范围更广,他举了宿娼、宴筵和衣饰等给人们造成的浪费。
黄宗羲认为,这三件事使人们白白浪费了大量资财,极大地妨碍了民富,应该“一概痛绝之”。
黄宗羲作为一个封建文人能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今天读来仍有其现实意义。近几年有连古人都反对的东西,又在某些地方恢复起来,而且有愈演愈炽之势。比如,落后的封建丧葬方式又在某些地方盛行,一般耗费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耗费几千元。病了不请医生而信神巫,画符念经,香火祓祝,钱倒没少花,病却耽误了。还有的不顾经济条件的许可,结婚胡吃海喝,大讲排场。所有这些,不但妨碍民富,还不利于社会的安定。有的人就是因此而负债累累,铤而走险,贻害非浅。希望这些同志能从黄宗羲的民富思想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