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 胡中玉
近来,社会上一些人不是为了追求知识,而两眼只盯在“文凭”上。由于追求“文凭”者日渐多了起来,即形成“文凭热”。这样一来,“文凭”则象紧俏的商品一样,价钱昂贵起来。于是经营这门生意的单位和人也越来越多。到处贴通知,发广告,以各种形式招收所谓专业学员。其中有的时间不到一年,即可发给大专“文凭”;有的收费越来越高。经营这门生意,可谓两全其美。对办学者来说,不用多大气力,便能捞一笔可观的钱财;对追求“文凭”者来说,也算一条捷径。笔者以为这样下去,将会使“文凭”失去作用。试想,取得这样的“文凭”有何意义?古代有个“买椟还珠”的故事,说有个人把用重金买来的珠宝还给商人,却买了一只空盒子拿回家去。这与那些只要“文凭”、不要知识的人何等相似!多渠道办学,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情。授予文凭也无可非议。但办学者应把基点放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上,不能只求“经济效益”;求学者必须将目标放在追求真才实学上,不能只盯在“文凭”上。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且不致使“文凭”变成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