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民
寥花糖,是三原县的传统名贵食品,距今已有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
相传其原名叫“辽化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惶出逃,驻跸西安,地方官以“辽化糖”贡献。慈禧太后品尝后赞不绝口,观其状象她所喜爱蓼花的穗形花序,一时兴起,赐名蓼花糖,从而成为名贵的宫廷食品。
蓼花糖以江米、黄豆、芝麻、白糖、食油(猪油或菜油)等为主要原料,这些原料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蓼花糖中有人体必不可少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和钙、磷、铁等物质,而且含量极为丰富。
蓼花糖形若鼓槌,个大体轻,色泽金黄,外皮密粘芝麻,香甜酥脆;内质膨松细腻,洁白如雪。吃时触齿即碎,粘唇立消,食后美味无穷。男女老少均宜,实为接待至亲厚友、馈赠高朋佳宾的名贵食品。
寥花糖生产工艺细致,操作复杂独特。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泡米、粉米、蒸粉,配浆、制胚、凉胚、装缸、发糖、油炸等二十四道工序,历时半年方能完成。
近年来,三原县的蓼花糖厂由过去的一两家发展到近百家,年产量达数百万斤。其中以南关蓼花糖厂质量最佳,不仅在西安一百多家食品商店固定经销,还进了北京的颐和园、故宫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品尝了这个厂的蓼花糖后连声赞好,挥笔题词:“蓼花糖宫廷食品”。省质量检查所已把这个厂生产的蓼花糖,作为这一食品的标准。今年,该厂产品又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等国家。
(题图:王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