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谞慧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他的文章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论积贮疏》是贾谊针对当时人们争相从事工商业,而放弃农业生产,引起粮食储备严重不足的状况,向汉文帝提出的一篇奏疏。这个奏议在今天,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仍有其借鉴的作用,
贾谊在文章里指出:只有人民富足了,国家才能得到治理。由于人们“背本而趋末”,西汉虽然建立四十多年,却一直未能解决粮食问题,无论是农民还是国家,都没有积贮。尚若“失时不雨”,百姓就惶惶不安,一但遇到坏年成,赋税减少,朝廷就卖爵位,百姓就卖儿女。这样,国家怎能不危险呢?
所以,贾谊主张国家要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夫积者,天下之大命(命脉、命运)也,苟(如果)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为了增加粮食储备,贾谊主张“驱民而归之农,皆著(著:音zhuo,着。归宿,依附)于本”,使那些商人、手工业者和不务正业的人,都要转到农业生产上去,使“畜积足而人乐其所”。在这里,贾谊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而彻底否定工商业,虽有其片面性,但他敦促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还是可取的。
在封建社会,农业无产,粮食储备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存亡。在今天,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人民吃粮问题解决了,便放松了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当前我国还是“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对于粮食生产,我们还是要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