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滩农场 芦丁
到陕北,不能不去吃炖羊肉。我在靖边一个叫石麻圭的食堂,吃了一次炖羊肉,印象很深。
大师傅先端上满满一碗放到桌子上,我以为是第一道菜哩。接着又端来几碗。原来,这顿饭,专门吃炖羊肉,每人一碗。主食是米饭。大师傅上完饭菜,临走时丢下一句:“你们吃吧,不够还有哩。”
望着面前一大碗肥瘦间有的大块炖羊肉,光是那鲜香的热气,就够人馋的了。汤里飘着一层油,肉炖得烂,筷子轻轻一挟,肉即离骨。瘦肉味鲜,肥肉不腻。我奇怪怎没有一点羊膻味,知情的同志说,这里多是绵羊肉,不象关中的山羊肉,膻味大。加上当地有一种蔓藤植物叫地椒,本身就象花椒一样,可作调料,羊爱吃这种植物,故而这里的羊肉无腥膻味。
美美吃了一碗羊肉,米饭只吃了几口。大师傅又端来几碗,直到肚里实在是进不得一块肉了,这才作罢。
想起在西安大街上,每每想吃一顿羊肉泡馍,花了一元多钱,只吃到薄薄的两小片羊肉,实在是太寒酸了。陕北人待人实在,不讲花架子。要吃肉尽管够。他们自已也喜肉好酒。我在一个小馆里见到三个老乡围坐一处,桌上端来的都是肉菜,无论是豆角或辣子炒肉,都是肉多蔬菜少,不象大城市,赚钱不顾一切,叫人吃得很不舒服。我看那三个老乡,放怀豪饮,两瓶白酒,一瓶已空。一个老乡起身又去要酒要菜,煞是慷慨,毫无小家吝啬之气。
经打听,原来,这里靠近内蒙,受蒙人粗犷之风影响,喜肉好酒亦然。
如其说,到了陕北,因吃到炖羊肉而感觉愉快,不知说是,因看到这里保持了古朴、厚道、粗犷的生活习俗和民风而感到心绪坦荡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