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野
拍马屁,现实生活中常有之。拍马之术何人创造、源于何时,笔者未曾查考,不得而知。但据书载,明朝时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和才子解缙钓鱼,许久未曾钓得,朱元璋命解缙赋诗为他解闷,解缙应声说道:“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看来,这个解缙虽不愧为才子,但也确实是一个“马屁精”。
现实生活中阿谀之辈时亦有之。诸如言不由衷的肉麻吹捧,损害群众利益而为上司效劳;你是刚上任的新干部,他就吹你年轻有为,办事有魄力:你是老干部,他就吹捧你资格老,功劳大、经验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人的“拍马术”也确实迎合了部分领导的“精神需要”。
“醉翁之意不在酒”,依吾管见,拍马者,尽管拍马之术千变万化、手段不一,但吹捧的后面总是包藏着私心鄙意的:或捞个一官半职,或为了人事调动,或晋级评定职称等等。如若目的达到,算是拍马大功告成,也就会过河拆桥,扬长而去,如若亨未成功,他越发拍得欢了。讨好,巴结领导和尊重领导是两码事,绝不兪涽为一谈。要把文明礼貌的表现和逢迎拍马的用心区别开来并不困难,凡正大光明之事必然襟怀坦白,溜须拍马之辈的用心必然见不得人。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说:“那些常常吹捧人的人是特别值得打问号的。”为了不让拍马之徒得逞,领导者也需要“邪佞者虽近必黜,忠直者虽远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