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何以为“凭”

2023年08月11日

黑龙江 一土

文凭与水平,什么关系,如何对待,至今在好多人那里弄不清。甚至大搞“唯文凭论”,并且说得理直气壮:不唯文凭,又何以为凭呢?

鲁迅先生是学医的,但当时各大学都争聘他为文学教授;徐悲鸿聘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为北平艺专教授;相声演员侯宝林被聘为语言学教授;连环画家贺友直被聘为中央美院连环画系教授……他们都没有进过大学的门坎,究竟凭什么被聘为大学的教授呢?显然凭的是没有文凭的“文凭”——大量的优秀作品,专业上的突出成就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目前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万般皆下品,唯有文凭高,倘若拿到手,高枕睡大觉。这种现象的产生和重文凭、轻贡献的思想是不无关系的。

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议论:“作协的专业作家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因而有些作家因没有文凭而拿不到知识分子津贴,甚至连报刊费都没有,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知识是社会实践的总结,我们既要重视前人总结的知识,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拿报社来说,新闻美术工作者就无处系统培养,主要靠在实践中摸索。《羊城晚报》需要一名漫画编辑,在美术学院是物色不到的,唯有在社会上招聘。考上的美术编辑陈树斌,笔名方唐,思路敏捷,每日为《羊城晚报》配一幅新闻漫画,社会效果颇好,而他本人却是个工人。

诚然,任何人不可否定,在大学受到系统教育是好事,将会在一生事业的求索中少走不少弯路。然而,我国自学成才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经过长期艰苦自学,已经成为工作中的骨干。他们自付了学费,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难道不应该与有文凭者一视同仁吗?只有一视同仁,才是真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最近胡启立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要看文凭,二不要唯文凭,重在实际水平和贡献,这话千真万确!

上篇:没有了
下篇:桔乡散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5-12/10/03914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