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 宋文杰
承天地之泰和,桔树——这桔乡人的圣诞树,在欢庆丰收的十月里,在东方古国的圣诞节点亮了盏盏桔灯。甜蜜的微笑,成熟的希望从各个角度给光临桔乡的人以美的享受,诗的联想和深深的思考……
成熟
吃桔时咬碎了一粒桔核,又苦又涩。
怎么?这甜蜜的桔肉中,可口的惬意中竟包含了这小小的歉意?
我咀嚼着,琢磨着,似乎明白些了什么。
一场雨,一层皮。桔子在风风雨雨中成长。
一场霜,一重味,桔子借秋风变红,借秋霜变甜。
从开花到坐果,大半年时间里,它只长个头不变熟,等秋霜一降,即刻转青变红,成熟结籽。
它可真会把握时机,安排自己的命运;既借秋霜煞涩,又不在秋霜中烂掉。
严酷的现实,使它看到,被秋风摇落,被霜寒冻烂的是那些迟熟的果子。生活的经验使它懂得,不成熟在霜冻之前,就意味着淘汰、抛弃,意味着灭亡、绝种。而经不起诱惑,急于去出风头吗?那只能是些遗憾的落果,酸涩的惆怅。
我咀嚼着,品出了那聚在桔核里的柔情和刚毅。我觉着自己也成熟了几分,终于弯下腰去,把唾弃的桔核一粒粒拾起擦净,放在掌心端祥起来。
出叶现红
桃花谢了,它还没露出一个萼苞。
樱桃睁开亮睛睛的眼睛,也找不见它的花影儿。
鸭梨摇响满树铃铛的时候,还不见它甜蜜的消息。苹果都罢市了,仍不见它出世。
是的,四月开花,五月坐果,直到金秋八月它一直沉默着,把铁青色的脸埋在绿叶后面。
难怪李子讥笑它没有芬芳的年华,枇杷斥怪它不合群,柿子抱怨它不识时。连鸟雀也数落它高傲、孤僻。
对一切议论它都保持沉默,只有随着秋深,在果市退潮的淡季,在几场秋霜以后,它蓦然现红出叶,给人捧出新奇、兴奋和回味。
这时,只有当它那独特的滋味被品尝以后,那颗良苦的心才被世人所理解和叹服。
尝鲜
桔乡来了几个北方人,经受不住那鲜红、芳香的诱惑,馋馋地咬将起来。
“哎呀,苦!”吐都吐不及,眉宇间立刻叠起难堪的苦衷,后悔用钱买下的遗憾,要抛扔手中的鲜物。
“不要扔掉,剥去桔皮,里面才是甜蜜蜜的桔瓣。”卖桔大娘提醒着陌生的北方人。
他们迟疑着,小心翼翼地拨开皮,掰一瓣桔子试探着往嘴里填,然后抿着嘴,半闭着眼要尝个苦甜。
笑了,满脸绽放出信任的花朵。
化了,一颗被苦涩包裹着的心又被一部分人理解了。
啧啧!生活的甘甜,得到了应有的赞赏。
苦皮只是它的外壳,而心底却是一个甜美的世界。北方人呵,差点儿扔掉了再也拣不回来的醒悟。他们咀嚼的是生活的髓核,是一个富有内涵的哲学命题。
馈赠
桔树是富有的,也是慷慨的。一旦成熟,便奉献出那颗颗圆满的祝愿。
把桔络、枯皮赠给渴望康复的患者。
把浸泡在罐头瓶中的慰问赠给野餐者。
把桔核赠给那绿色事业的奠基人。
把风骨和气质赠给诗人,把浓郁的画意赠给写生者,把艳丽的秋色赠给摄影师,把凝重的思考留给哲人……
它是吝啬的,也是明智的——留下来的是开花结果的信念,风雨中不死的精灵,是传宗续代的桔核,是萌发生机的基因。
哦,蜜桔,正因为它有所保留,所以才有不断的给予。
(题图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