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宽勇
结婚用钱,理所当然。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同事的婚礼,却觉得有点不那么理所当然了。据那位同事讲,他这次的结婚费用是四千五百元。而且还有点不甚满意,说某某的老子一次给儿子就拿出五千块。言外之意,他嫌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支援”得太少了。
于是我想到前不久邻居家发生的一件令人难以相信的事:王家的大儿子要结婚,他母亲给他一千五百元,他嫌不够,就给他母亲的饭里放了安眠药,当母亲睡熟后,把母亲积攒了一生的准备给老二结婚的另一千五元全拿走了。老人醒来后知道了此事,痛不欲生,又怕老二回来和他吵闹,当晚就卧轨自杀了,这位从29岁守寡,含辛茹苦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工人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象王家这种事情虽然是极个别的。但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句话,叫“儿子结婚,老子发昏”,为子女的婚姻嫁娶,父母债台高筑的事是屡见不鲜的,这种现象正常吗?它符合社会主义的伧理道德吗?
不可否认,目前的青年职工的工资还不高,但这并不能成为自己为把小家庭搞得全而又全、新而又新去逼父母借债的理由。青年人为什么不留一些空白,用自己以后的奋斗去添补它呢?说透了,这是为己思想在作怪,而为己,恰恰正是资产阶级的道德核心。
我们的青年是八十年代的青年,我们不能也不该躺在父母的怀里生活,用父母辛酸的眼泪来换取自己小家庭的美满。如果那样,当然是不道德的,用俗话说就是没有良心。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动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