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拳拳之心望统一

——记冯玉祥将军次子冯洪志

2023年08月11日

撰文 王全根 题图 王钧

冯洪志先生六十八岁了,见过他的人都说他酷似其父冯玉祥将军。不仅貌似,而且神似,气质粗犷,朴实笃厚。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他不善言词,但一板一眼,稳重深沉;他安祥豁达,又有大企业家似的精明和持重。与他初遇,还会以为是年在五旬的人哩!

冯洪志先生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第四,在兄弟中是第二。大哥冯洪国和大姐已先后去世。二姐冯弗伐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居住北京。一妹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小妹冯理达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任副院长。弟弟冯洪达是大连军官学校的副校长,是国庆三十五周年大典时海军受阅部队总指挥。

当我问到,据说冯将军对冯先生兄妹们自幼要求十分严格,不准凭借将军地位和声威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处所有越轨之举和非分的享受,冯洪国曾因私坐公车遭到其父捧打一事时,冯先生肯定地说:“是的,家父生前对我们要求相当严格。我们兄妹受益不浅。”“你知道吉鸿昌吧!他是先父一手提拔起来的一员虎将,很受先父器重。吉将军的父亲临终前给他留下‘作官即不许发财’的遗嘱,吉将军刻骨铭心。先父对吉将军赏识,除他打仗勇敢外,为人正直最讲信义,清白洁身也是一个原因。”

冯洪志先生一九四五在中国兴业公司任机械工程师。年中,总经理胡子昂先生派他到美国深造(冯先生每次回国都到北京看望年近九旬的胡子昂副委员长)。他相继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深造,获得学位后从事热传导机械的设计与制造。一九四六年与一位华裔小姐结婚,有一双儿女。儿子、女儿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潜心于自己的事业。冯先生说,他身在异邦,一直眷念着祖国,千方百计想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及时如愿。为了祖国的统一,他在美国发起成立了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出任高级顾问。他还是华盛顿中国和平促进会的名誉会长、美国泰山工业公司总裁。

当我问到为何以“泰山”命名公司时,冯先生沉思片刻,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心意和寄托。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华的象征,又是先父安息的地方。”

冯先生说:“先父对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人十分敬重。党的领导人对先父的言行,为人也很称道。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先父六十寿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同志均有函、电或亲笔书写的贺词。周恩来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中赞道:‘先生善练兵,至今谈兵的人多推崇先生,五原誓师后,又加以政治训练,西北军遂成为当时之雄。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洽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在现在,更是好学不倦,永值得我们效法。丘八诗体,为先生所倡,兴会所致,嬉笑怒骂,都成文章……’。邓颖超大姐亲笔写的贺词大意是:写诗写文章,亦庄亦谐如口出;反帝反封建,不挠不屈见襟怀。”冯先生还谈到,党和政府及人民没有忘掉他的父亲。在冯玉祥将军百年诞辰时,党和政府的领导及各界人士,在山东泰安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缅怀其父为国家为民族劳瘁一生之功绩,使他由衷动情。

冯先生说,回到祖国饱览壮丽河山,目睹全国同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以风起云涌、万马奔腾之势,奋勇前进;眼见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对振兴中华之前景,不禁欣然鼓舞,信心百倍。凡为中华民族子孙,咸当额手称庆,顿怀光荣之感。想自己旅居美国,长年碌碌,岁月蹉跎,殊少贡献,遥念故人,面对现实,不禁为之憾然!

当我说到冯先生年事已高,不辞辛劳,为祖国四化建设奔波,堪受敬仰时,只见冯先生精神为之一振,愉快地说,老天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年龄不饶人。他摊开双手有力地握成拳头,瞬即又把双手抱在一起平放在胸前说:“我引进的那些技术,项目先进、适用、经济、见效快,我清楚,可取事半功倍之效。我已与北京、四川、兰州一些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达成协议。陕西曾是先父治下的省份,五十年前我在这里生活过,对陕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想为陕西工业发展多做几件有益的事,已与宝鸡水泵厂草签了合作议定书。”说到此,一种欣慰之情洋溢在他那安详的眉宇之间。

冯先生又说,他要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遗余力。冯先生认为,祖国的富强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保障。邓小平主任提出的“一国两制”设想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不仅适用于香港也完全适用于台湾。冯玉祥将军早年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彻底贯彻“三民主义”,与蒋介石“以同胞之谊,结金兰之盟,怀同仇之志,谋国家之福。”蒋介石盟文;“安危共仗,甘苦共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冯将军盟文;“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冯洪志先生与蒋经国可谓世交,他的兄弟姐妹曾和蒋经国共同在苏联求学,并和蒋经国共读于德国。他要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劝蒋经国和台湾当局以祖国统一大业为重,捐弃前嫌,携手振兴中华。冯先生在致蒋经国的信中劝道:“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吾人均已年届垂暮,先人所系之铃,由吾兄解之,则上无愧于先人,下无累及子孙后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利害去从决于一念,是非功罪定诸百年,吾兄明达,善自抉之!……”其情切切,其理铮铮。

至此,我想起了曹孟德的“老骐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冯洪志先生对于祖国的四化建设和和平统一大业,不正是如此吗?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三迭泉记胜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01/14/0400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