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李耕书
咱们中国人骂起人来,动不动爱给人充“老子”。可是,谁人曾知晓“老子”一词的完整含意呢?
“老子”是个多义词。它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意思:一、父亲的俗称;二、“倨傲的自称”;三、春秋时大哲学家李耳的尊称。传说李耳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为之取名“老子”。李耳写过一部书叫《道德经》,通称《老子》,虽仅五千言,但通篇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的光辉,内容丰富,蕴籍深邃,扑朔速离,令人玩味无穷,被誉为“东方浪漫主义作品之始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孔子前往老子处问礼,孔子聆其教益后,折服得五体投地,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云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乎!”孔子认为,老子简直是人中之龙。孔大圣人给了老子这么高的评价,那他当然就是“天下第一人”了呀!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判主观主义时写道:“……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里的“老子天下第一”,也许是来源于此吧?
我是从来不敢给人充“老子”的,当然,更无胆子萌生“天下第几”的闪念。理由是:一、我觉得为人应当处处讲文明,岂可口出不逊之言。二、扪心自问,深愧才疏学浅,孤陋寡闻,道德、文章皆不如人,没有丝毫倨傲的资本。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上帝,人民是父母,自己(无论是总书记,抑或普通党员)永远都是人民的儿子,几子在父母面前妄自称尊,岂非忤逆不孝了么?
那些平日好充“老子”的人,或口头上不给人充“老子”,但是在待人接物和日常工作中,总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称王称霸,满脑子“老子主义”的同志,怕也该冷静下来,扪心自问一下:我究竟何资何格、何劳何绩、何德何能、何才何美之有,而敢于随便充“老子”?
其实,即便真个儿劳绩卓著、德能超人,也是充不得“老子”的。其一、居功自傲,以能骄人,岂不自示浅薄?其二、“满招损,谦受益”,背弃箴言,岂不要导致每况愈下?古今中外,多少名人、能人已毁于此矣,君岂能不三思乎?